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骨小梁钽金属颈椎间融合器在颈椎病前路融合中的应用及解剖形态学特征

骨小梁钽金属颈椎间融合器在颈椎病前路融合中的应用及解剖形态学特征

         

摘要

cqvip:背景:将骨小梁钽金属颈椎间融合器用于前路融合中治疗颈椎病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对其解剖形态颇有争议。目的:探讨骨小梁钽金属颈椎间融合器在颈椎病患者前路融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解剖形态特征。方法:纳入颈椎病患者93例,分3组进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治疗:自体骨组(n=31)进行单纯自体骨植骨融合;聚醚酮组(n=31)进行聚醚酮椎间融合器联合自体骨植骨融合;骨小梁钽金属组(n=31)进行骨小梁钽金属椎间融合器联合自体骨植骨融合。记录3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采用CT观察椎间融合情况、椎间隙高度、融合节段前凸角。结果与结论:(1)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2)3组治疗后6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JOA评分、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治疗后6个月,自体骨组、骨小梁钽金属组JOA评分、NDI评分均较聚醚酮组明显改善(P <0.05),自体骨组与骨小梁钽金属组JOA评分、NDI评分比较无差异,3组间目测类比评分比较无差异;(3)3组治疗后6个月的椎间隙高度、融合节段前凸角、融合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6个月,自体骨组、骨小梁钽金属组椎间隙高度、融合节段前凸角、融合面积均较聚醚酮组明显改善(P <0.05),自体骨组与骨小梁钽金属组3项指标比较无差异;(4)治疗后6个月,骨小梁钽金属组椎间融合率高于自体骨组、聚醚酮组(P <0.05);(5)结果表明,将骨小梁钽金属颈椎间融合器用于颈椎病前路融合中效果理想,能实现颈椎结构重建,获得较好的稳定性,符合解剖形态学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