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血管性痴呆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血管性痴呆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摘要

目的:评价事件相关电位P300作为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客观指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30例无痴呆的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电生理技术检测事件相关电位P300,应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和瑞文标准智力测验(RSPM)评价认知功能,采用MRI技术测定脑叶和海马体积。结果:①血管性痴呆组P300峰潜伏时(435.57±89.95)ms较脑梗死组(367.77±29.14)ms和正常对照组(341.90±29.27)ms明显延长(F=5.16,P<0.01)。②血管性痴呆患者P300峰潜伏时与MMSE,BSSD评分呈负相关(r=-0.87,-0.89,t=6.89,7.05,P<0.01)。③血管性痴呆组额叶和颞叶体积犤(15.19±1.51)%,(4.57±0.51)%犦比正常对照组犤(16.72±1.46)%,(4.92±0.50)%犦显著较小(T=2.85,P<0.01;T=2.21,P<0.05)。④血管性痴呆患者P300峰潜伏时与额叶和颞叶体积呈负相关(r=-0.56,-0.62,t=5.53,6.65,P<0.01)。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P300峰潜伏时的延长反映与认知功能相关脑区的病理改变,客观反映认知功能障碍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