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苗族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的教养方式

苗族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的教养方式

             

摘要

目的:了解苗族儿童行为问题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5-09/10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贵州铜仁松桃苗族自治县松桃实验小学、盘信小学抽取二 ̄四年级3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和儿童抚养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其中①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包括113个描述儿童行为问题的条目,按0,1,2三级记分。分数越高,行为问题的程度越严重。填表时按最近半年内的表现记分,6-11岁的行为问题分为9个因子,男生分别是:分裂样、抑郁、交往不良、强迫性、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违纪;女生分别是抑郁、社交退缩、体诉、分裂样强迫性、多动、性问题、违纪、攻击性、残忍。每个因子包含的问题数目不一。经Achenbach量表筛查分析后,如果其中有1个因子的得分超过该因子常模分的98百分位数,则被判定为有行为问题。②儿童抚养行为问卷用于调查父母的教养方式,该问卷包括91条描述父母抚养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的条目,采用5点量表,1代表"完全符合",5代表"完全不符合",分数越低,父母在该项目上的符合程度越高,该特点越明显。问卷分为6个因子:接受性、拒绝、鼓励成就、鼓励独立性、惩罚定向、保护和担忧。结果: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8份,其中男134名,女164名。①检出有行为问题的苗族儿童112名,检出率37.6%,其中男生为35.8%,女生为39.0%。男生检出率较高的因子为交往不良、强迫、抑郁、分裂样、多动;女生检出率较高的因子为抑郁、分裂样强迫、性问题、多动。②男生行为问题的部分因子与父母的惩罚定向呈显著的正相关。女生的行为问题的多数因子与父母的拒绝、惩罚定向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苗族儿童行为问题十分突出,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儿童的行为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