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妊娠中晚期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治疗实验

妊娠中晚期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治疗实验

             

摘要

背景:严重心血管畸形的胎儿出生后预后极差,孕中、后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胎预后,通过动物实验对妊娠中晚期宫内心脏进行介入,可建立安全、有效、可行的实验动物模型。目的:以妊娠中晚期孕羊为实验对象,探讨宫内心脏模拟介入治疗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对照观察,于2007-09/2008-02在四川大学华西科技园移植病理技术平台及麻醉技能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9只双胎妊娠101~127d(term150d)黑山羊。方法:随机将每只黑山羊双胎之一做为心脏介入治疗组,另一只设为对照组,每组9只。治疗组麻醉后穿刺胎羊心前区胸壁后进入左心室,进行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治疗。对照组胎羊同时暴露在麻醉、介入治疗过程中,但不对其进行介入操作。主要观察指标:①腹部超声监测胎羊心率变化情况。②胎羊血气、血糖及血乳酸值。③苏木素-伊红染色,肝组织PAS染色观察胎羊/新生羊的脑、肝、肺组织形态。结果:介入治疗组胎羊出现血pH降低及心脏穿刺时一过性心率下降、早搏二联律,介入治疗后胎羊血糖及血乳酸较术前升高(P<0.05),新生羊期血pH、血糖及血乳酸均恢复正常,实验过程中胎羊血电解质保持稳定。3/9孕羊被处死,3/9只妊娠羊经阴道早产,3/9只妊娠羊经阴道足月分娩,新生羊存活,胸壁皮肤未见瘢痕形成。脑组织病理学检查:1例介入治疗组新生羊有轻度病理学变化,其余介入治疗组新生羊/胎羊与对照组新生羊/胎羊脑组织结构均无异常;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有明显病理学改变;肝组织PAS染色显示心脏介入治疗后肝糖原大量消耗,继续妊娠后肝糖原蓄积恢复。结论:实验构建了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胎儿宫内介入治疗的动物实验模型,表明利用妊娠中晚期孕羊进行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治疗是可行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