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体外膜肺氧合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体外膜肺氧合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摘要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erane oxygenation,ECMO)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STAAD)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中的救治经验,探讨ECMO在救治中的疗效及价值。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机械通气效果欠佳,行ECMO救治的STAAD术后并发ARDS的病例。入选病例均使用Medtronic公司的Cameda肝素涂抹套装管路,选择经皮穿刺股-颈内静脉置管、V-V ECMO模式转流。收集辅助前后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结果,辅助并发症以及临床预后等数据。共96例STAAD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并发ARDS行V-V ECMO辅助6例,均为男性,有高血压病史,年龄(47.5±7.1)岁,体质量指数(30.2±1.5)kg/m2,ECMO前动脉血气氧合指数(45.0±2.2)mmHg(1 mmHg=0.133 kPa),手术至ECMO辅助(4.5±2.7)天,ECMO建立10~15 min,辅助(120.2±31.2)h,ECMO运行后出现休克3例,成功脱机6例,康复出院5例。ECMO辅助前后混合静脉血气(酸碱度、混合静脉氧分压、混合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桡动脉血气(酸碱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氧代谢指标(氧输送、氧耗指数、氧摄取率),机械通气参数(供氧浓度、呼气末正压、平台压、驱动压),血乳酸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心指数)以及血管活性药物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MO能纠正STAAD术后并发ARDS患者的呼吸功能,从而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肺部原发病的有效诊治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