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原发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与kgp基因型组合的研究

原发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与kgp基因型组合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寻原发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fimA与kgp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常见的基因型组合,为筛选Pg毒力株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体牙髓科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间采集的原发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样本中筛选34例Pg阳性样本,利用专性引物进行fimA基因扩增分型,同时采用MseⅠ内切酶进行kgp酶切分型。统计fimA与kgp各基因型检出率与常见基因型组合,并通过Pearson X~2检验法分析基因型组合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比较携带不同基因型组合的Pg生物膜结构差异。结果 34例Pg阳性样本中,fimAⅡ型检出率最高[47%(16/34)],其次为fimAⅠ型[26%(9/34)],fimAⅤ型仅检出1例,kgpⅠ型的检出率[56%(19/34)]略高于Ⅱ型[44%(15/34)]。其中,fimAⅡ型+kgpⅠ型和fimAⅡ型+kgpⅡ型是最常见的2种基因型组合,检出率均为24%(8/34)。特定基因型组合的检出与牙龈肿胀、牙源性窦道无显著相关性(P>0.05)。从样本中分离获得3株携带不同基因型组合的Pg,其分离株A(fimAⅠ型+kgpⅠ型)形成的生物膜最致密,分离株C(fimAⅤ型+kgpⅠ型)形成的生物膜较疏松,分离株B(fimAⅢ型+kgpⅡ型)介于两者之间。结论原发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Pg以fimAⅡ型为主,kgpⅠ型略多于kgpⅡ型,fimAⅡ型+kgpⅠ型与fimAⅡ型+kgpⅡ型是常见的两种基因型组合;不同基因型组合可能导致Pg生物膜结构存在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