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可充压复合树脂修复Ⅱ类洞微渗漏的体外研究

可充压复合树脂修复Ⅱ类洞微渗漏的体外研究

         

摘要

目的评价龈壁位于不同位置时Ⅱ类洞树脂修复体的边缘微渗漏及不同树脂的聚合收缩性.材料与方法在32颗离体磨牙上制备4种标准Ⅱ类洞洞型(3mm×5mm×2mm),龈壁边缘分别位于釉质牙骨质界(CEJ)上1mm或下1mm,然后将离体牙分组并分别用以下4种树脂与粘接剂的组合修复:(1组)Single Bond+P60;(2组)Prime & Bond NT+Surefil;(3组)Bond-1+Alert;(4组)Prime & Bond2.1+TPH.7天之后,将样本循环加热(5℃~55℃,500次,每次15秒),然后浸于0.5%亚甲蓝溶液中24小时,切开,由2位检查者采用0~3记分系统评估龈缘微渗漏的水平(双面).树脂的聚合收缩(n=6)则采用偏转片法评估.微渗漏的数据采用非参数重复性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聚合收缩的百分比采用方差分析与tukey检验评估.结果只有第3组的釉质边缘与牙骨质边缘微渗漏存在显著差异;各组之间的釉质边缘微渗漏没有显著差异;仅第1组在牙骨质边缘提供了良好的边缘封闭.所有可充压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都比混和填料树脂低.结论所有组合在釉质边缘都能有效防止微渗漏,但只有第1组可以更好地减少牙骨质边缘的微渗漏;可充压复合树脂比混合填料树脂有较低的聚合收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