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乡村医药》 >微环境控制理论在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微环境控制理论在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

cqvip:压力性损伤(PI)是指长期卧床患者由于局部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缺血缺氧,皮肤完整性改变,同时可能伴有皮温升高、颜色改变、局部疼痛等症状,常见于骶尾部、足跟部、肩胛部等部位。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住院治疗费用,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目前临床上压力性损伤的监测大部分是依据评估量表通过视觉评估法进行评分,评估结果易受评估者主观影响,而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基于微环境监测评估患者的皮肤状况,但临床应用却相对较少。因此笔者通过检索患者皮肤表面微环境与压力性损伤发生关系的相关研究,探讨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新方法,以期为临床预防压力性损伤提供新的方向。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乡村医药》 |2021年第14期|77-78|共2页
  • 作者单位

    310053 杭州 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护理部;

    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310053 杭州 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310053 杭州 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护理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