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水稻科学》 >粳稻8个异交相关性状及其中亲优势的QTL定位与遗传分析

粳稻8个异交相关性状及其中亲优势的QTL定位与遗传分析

         

摘要

为探明控制粳稻异交相关性状及其中亲优势的基因作用类型,利用秀堡RIL群体及其2个回交(BCF1)群体对穗抽出度、剑叶长、剑叶角度、穗剑高度差、倒2叶长、倒2叶角度、穗与倒2叶(穗二)高度差和倒1节间长8个异交相关性状及其中亲优势进行QTL定位.3个群体中共检测到45个显著的主效QTL(M-QTL),单个M-QTL的贡献率变幅为1.5%~80.3%.73.3%的M-QTL表现为加性效应,4.5%的M-QTL表现为部分或完全显性效应,22.2%的M-QTL表现为超显性效应.3个群体中共检测到82对显著的双基因上位性QTL(E-QTL).RIL群体中检测到43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1.0%~7.0%,平均2.7%.在以秀水79为父本、与秀堡RIL群体回交的后代(XSBCF1群体)中检测到16对E-QTL,其中利用BCF1表型值检测到11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11.2%~36.8%,平均21.0%;利用中亲优势值检测到6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33.1%~76.8%,平均55.0%.在以C堡为父本、与秀堡RIL群体回交的后代(CBBCF1群体)中检测到23对E-QTL,其中利用BCF1表型值检测到16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6.2%~60.0%,平均24.0%;利用中亲优势值检测到7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21.3%~44.4%,平均31.0%.上述结果表明,粳稻异交相关性状是由多位点控制的,基因对性状本身的作用类型以加性效应为主;粳稻异交相关性状中亲优势主要遗传基础为超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水稻科学》 |2013年第3期|247-258|共12页
  •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

    河西学院农学系,甘肃张掖734000;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 关键词

    粳稻; 异交性状; 主效QTL; 上位性QTL;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