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放射学杂志》 >MR扩散张量成像在评价胶质瘤恶性程度中的作用

MR扩散张量成像在评价胶质瘤恶性程度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MR DTI在评价胶质瘤病理等级与毗邻纤维束状态之间相关性的价值。方法选择24例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胶质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RI、DTI。在各向异性分数(FA)图上,ROI设定在瘤周纤维束FA值最低点(FAa)及对侧半球对称区域(FAc),测量出FAa及FAc值,在相同层面ADc图的相同位置,测量出ADc值最低点(ADCa)及对侧半球对标区域ADc(ADCc)值,计算出相对FA值(rFA)和相对ADC值(rADC)。利用纤维束追踪技术重组出肿瘤周围纤维束三维图,根据纤维束三维图对纤维束的状态(推移、浸润或者破坏)进行评价。rFA、rADC及瘤周纤维束的状态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之间的关系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趋势X2检验。结果 24例胶质瘤患者,其中低级别胶质瘤11例,高级别胶质瘤13例。低级别胶质瘤的rFA值为0.65±0.19,rADC值为1.43±0.50,重组的瘤周纤维束追踪图主要呈被推移或者浸润;高级别胶质瘤的rFA值为1.51±0.39,rADC值为1.70±0.27,重组的瘤周纤维束追踪图主要呈被浸润或者被破坏。rFA值在高级、低级别胶质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04,P=0.000),而r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5,P=0.165);纤维束的状态在高级、低级别胶质瘤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5.882,P=0.015)。结论胶质瘤的病理等级影响瘤周纤维束的状态,rFA可作为一个参考指标,有助于鉴别胶质瘤的恶性程度;DTI可清楚显示肿瘤与周围白质纤维的解剖位置关系,并能显示瘤周纤维束的病理状态,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