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肠道微生物预测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肠炎的初步研究

肠道微生物预测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肠炎的初步研究

         

摘要

目的探索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肠道微生物与放疗期间放射性肠炎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37例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粪便样本。包括根治性放疗(RR)和术后放疗(PR)患者。根据CTCAE 5.0中腹泻和直肠炎的级别记录症状,任何症状2级及以上记为高症状级别(HG),否则记为低症状级别(LG)。用16S rRNA测序方法对粪便样本的DNA进行测序及生物统计分析,分析指标包括α多样性、β多样性、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LEfSe)和MetagenomeSeq分析。结果放疗前LG患者的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高于HG患者(P&0.05)。两组的β多样性也存在差异(stress&0.2)。放疗前HG组患者样本中的Ruminococcus gnavus明显高于LG组患者(P&0.05)。这种微生物有可能成为放疗前预测放射性肠炎的标志物种。另外,根治性放疗(RR)患者与术后放疗(PR)患者相比,放疗前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更高,且放疗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更低。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在放疗前根治组中较高(P&0.05),可能与放疗不良反应呈负相关。结论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特征与放疗期间放射性肠炎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手术等治疗可能会改变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状态,降低患者的辐射耐受性,使其更容易发生更为严重的放射性肠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