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基层医药》 >儿童非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的肌电图及流行病学研究

儿童非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的肌电图及流行病学研究

         

摘要

目的了解近年来儿童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感染(非脊灰)所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的肌电图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枣庄地区于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82例非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非脊灰 AFP)患儿进行分析,综合肌电图表现特点。粪便标本送省级脊髓灰质炎实验室,采用 WHO 推荐的 RD、Hep-2、L20B 三种细胞分离病毒。结果382例 AFP 病例中273例(71%)送检标本未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PV)野毒株。肌电图检查216例(57%),21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轻度减慢伴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降低,占10%。其余 MCV 基本正常。感觉传导速度(SCV)及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基本正常。针极肌电图检测静息期65例可见少量正尖波、纤颤波,占30%;195例大力收缩期见运动单位数量不同程度减少,占90%。157例轻收缩期运动单位宽大.占73%。AFP 好发于2~4岁儿童。病程1~2周,发病60 d 后极少有麻痹残留。农村发病人数高于城市。结论近年来 AFP 发病率升高。绝大多数为非脊灰 AFP;多数为单侧下肢弛缓性麻痹,无明显感觉缺失;肌电图除外肌源性疾病,支持脊髓前角病变;预后良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