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不同形态真菌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治中的价值探讨

不同形态真菌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治中的价值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仅芽生孢子相和有菌丝相2种形态真菌对临床抗真菌药物的敏感度和阴道微生态指标的差异及其对临床指导用药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确诊的VVC患者418例,根据革兰染色镜检下真菌形态分为仅芽生孢子组107例(25.60%)和有菌丝组311例(74.40%),分析比较两种形态真菌对5种临床常见抗真菌药物(氟康唑、克霉唑、咪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的敏感度,以及两组阴道微生态指标的差异.结果 (1)仅芽生孢子组中90.65%为非白假丝酵母菌,而在有菌丝组中,97.11%为白假丝酵母菌.(2)有菌丝组与仅芽生孢子组相比,对氟康唑的敏感度分别为:敏感77.17% vs.23.36%,耐药3.22% vs.43.93%;对克霉唑的敏感度分别为:敏感95.50% vs.42.99%,耐药0.32% vs.15.89%;对咪康唑的敏感度分别为:敏感45.98% vs.85.05%,耐药41.16% vs.5.6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伊曲康唑的敏感度分别为:敏感55.31%vs.48.60%,耐药39.87% vs.48.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39).所有患者对制霉菌素均敏感.(3)与仅芽生孢子组相比,有菌丝组的菌群密集度升高,菌群多样性增加,白细胞数目、Nugent评分明显增加,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菌丝相和仅芽生孢子相真菌对克霉唑、氟康唑、咪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度不同.各组阴道微生态指标不同,假菌丝存在时,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可能更加严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