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微泡提高脂肪移植体积保留率的实验研究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微泡提高脂肪移植体积保留率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利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微泡(adipose tissue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microvesicles,ADSC-MV)辅助脂肪移植,提高移植脂肪体积保留率的可行性。方法 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5例20~30岁健康女性来院行腹部吸脂手术所得脂肪组织,酶解贴壁法分离ADSC,传代培养获取其上清液后梯度离心获取ADSC-MV。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微泡形态,PKH26染色观察微泡性质。将16只BCLA裸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2组,每组8只,每只裸鼠背部皮下左右两侧分别注射等量脂肪移植物:空白组每个部位注射0.35 ml脂肪颗粒;微泡组每个部位注射0.35 ml脂肪颗粒+7 μg ADSC-MV(混合物终浓度为20 μg/ml)。于术后1、3个月取材,测量移植物重量及体积,HE染色切片观察脂肪细胞形态、组织纤维化及空洞形成情况,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量血管形成数目。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1个月及3个月,空白组移植物体积较微泡组小,肉眼可见明显脂肪液化部分,微泡组移植物体积较大,色泽均一,未见明显坏死、液化组织。术后3个月空白组移植物重量(53.23±9.64) mg,显著低于MV组的(106.50±14.46) mg(t=8.117,P&0.001)。术后3个月空白组移植物体积(0.057±0.009) ml,微泡组(0.103±0.015) ml(t=8.117,P&0.001)。HE染色显示,术后1、3个月空白组移植物内中心区域可见脂肪细胞被大量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及空洞分隔,微泡组移植物内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及空洞较少,且脂肪细胞大小较为均一。CD31免疫组织化学血管计数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空白组每个视野下血管数为23.0±2.4,微泡组为29.6±4.0,移植物内血管密度高于空白组(t=2.825,P=0.022),且形成的纤维化及空洞均低于空白组。结论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微泡可提高脂肪移植物体积保留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