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功能训练体系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

功能训练体系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对比功能训练体系干预与核心稳定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NLBP)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慢性NLBP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核心稳定训练,观察组则采用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SFMA)对患者进行评估后再给予个体化功能训练,持续治疗14 d。于治疗前、治疗7 d及治疗14 d时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评定项目包括患侧竖脊肌及多裂肌表面肌电检查、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McGill疼痛问卷(MPQ)评分等。结果治疗7 d时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竖脊肌时域指标均方根值(RMS)[分别为(10.48±1.58)μV、(11.20±2.05)μV]及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分别为(97.34±9.74) Hz、(92.26±12.12)Hz],多裂肌RMS[分别为(9.78±1.94)μV、(10.60±1.61)μV]及MF[分别为(98.71±11.67) Hz、(96.38±8.15) Hz]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4 d时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竖脊肌RMS [分别为(15.94±1.48)μV、(19.19±2.54)μV]及MF[分别为(91.85±8.61)Hz、(84.97±10.86)Hz],多裂肌RMS[分别为(14.44±2.59)μV、(18.07±3.07)μV]及MF[分别为(91.85±11.13)Hz、(81.82±7.66)Hz]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5),并且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时2组患者SF-36评分及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时2组患者上述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功能训练体系治疗慢性NLBP患者疗效明显优于核心稳定训练,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疼痛,增强腰部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