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认知功能评估在儿童中颅窝蛛网膜囊肿治疗策略选择中的临床意义

认知功能评估在儿童中颅窝蛛网膜囊肿治疗策略选择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中颅窝蛛网膜囊肿对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及认知功能评估在囊肿治疗策略选择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42例中颅窝蛛网膜囊肿患儿(囊肿组)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行囊肿-蛛网膜下腔造瘘术(手术组);另20例患儿家属拒绝手术,要求保守随访观察(保守观察组)。同时招募医院附近在校6~14岁健康学生2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与囊肿组无明显差异。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儿童分别进行量化评分,评估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全量表智商,并对各组认知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其中手术组患儿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评估每个患儿认知功能;保守观察组患儿分别于即时及保守观察6个月后评估认知功能。所有患儿均经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技术检查证实与蛛网膜下腔无沟通。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 囊肿组患儿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全量表智商(FIQ)分别为90.00±10.35、94.05±10.04、91.79±9.80,对照组患儿分别为101.40±7.87、105.60±7.21、103.60±7.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手术组首次VIQ、PIQ、FIQ分别为89.41±11.88、94.41±10.60、91.41±11.26,与保守观察组入院即时VIQ、PIQ、FIQ(90.65±8.62、93.65±9.64、92.20±8.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手术组术后6个月VIQ、PIQ、FIQ(96.82±10.70、99.82±6.43、99.45±7.6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手术组术后6个月的VIQ、PIQ、FIQ与保守观察组6个月时的VIQ、PIQ、FIQ(90.00±9.68、92.80±9.64、91.75±8.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颅窝蛛网膜囊肿可造成儿童认知功能损害,行蛛网膜囊肿造瘘术可使认知功能改善。术前评估认知功能可以指导蛛网膜囊肿治疗策略的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