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小儿Amyand’S疝的临床特点分析

小儿Amyand’S疝的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Amyand’s疝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17例Ⅱ、Ⅲ型Amyand’s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儿中男孩15例,女孩2例;中位年龄1.1岁(25 d至6岁5个月)。临床共同的特征是:腹股沟区疼痛性肿块17例,呕吐9例,发热(≥38.5°)9例;X线平片显示肠梗阻5例;B超表现为腹股沟区混合性包块17例;实验室检查17例患儿白细胞均升高(>10000)。17例Ⅱ、Ⅲ型Amyand’s疝患儿顺利完成了疝环松解+阑尾切除+疝内容物还纳+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恢复较快,均痊愈出院。术后病理诊断为单纯性阑尾炎7例,化脓性阑尾炎8例,坏疽性阑尾炎2例。随访10个月至8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Amyand’s疝临床较少见,Ⅰ型AH在处理上与一般的嵌顿疝相似,阑尾直接还纳入腹腔;Ⅱ、Ⅲ型AH行疝环松解+阑尾切除+疝内容物还纳+疝囊高位结扎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正确处理不同类型的AH,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