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远期排便功能及行为心理状态研究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远期排便功能及行为心理状态研究

         

摘要

目的对心形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D)的远期疗效进行大样本随访研究,希望能对HD患儿术后远期排便功能及行为心理状态做出一个较为中肯的评定。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接受心形吻合术,自愿参与并配合随访的218例HD患儿采用电话、信件及来院复诊等多种方式进行随访。按随访时间将这些患儿分为术后1年组23例、术后1~5年组144例及术后5~10年组51例。内容包括患儿术后有无污粪、大便失禁、便秘复发、结肠炎、顽固性尿潴留等主观指标和钡剂灌肠及直肠肛门测压等客观指标;同时对患儿术后行为心理状态使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评定。结果术后1年组无便秘复发病例,但Keding评分2.5±0.5低于其他2组3.2±0.7和3.3±0.6,污粪比例39.1%(9/23)高于其他2组9.0%(13/144)和9.8%(5/51),3组均无大便失禁及顽固性尿潴留出现。术后1年组患儿肛管静息压(31.6±13.2)mmHg、高压带长度(13.2±6.5)mm、主动收缩压(4.6±1.9)mmHg均低于其他2组(47.6±4.2)mmHg和(51.3±8.6)mmHg、(24.3±4.6)mm和(26.7±6.9)mm、(6.7±3.8)mmHg和(7.4±4.3)mmHg。钡剂灌肠显示术后1年组患儿肛管长度(16.9±6.8)mm明显短于其他2组(23.9±4.8)mm和(26.1±7.1)mm,钡剂残留及钡剂外溢多于其他2组;有8例患儿在术后1年内结肠形态僵直,未形成典型直肠肛管角。患儿行为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躯体诉述、社交退缩、多动、违纪等。结论心形吻合术是一种成熟可靠的手术方式,术后严重并发症少。但大样本长期随访发现,HD患儿在心形吻合术后各时段内仍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建立长期随访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处理,这将有利于改善患儿术后的排便功能及行为心理状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