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RISK信号通路在心肌预处理及后处理中的作用

RISK信号通路在心肌预处理及后处理中的作用

             

摘要

@@ 促生存激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OH kinase,PI3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1/2,ERK1/2)均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是1986年Murry等发现的一种内源性心肌保护现象,即预先反复短暂缺血/再灌注可以提高心肌组织对随后持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2003年,Zhao等[1]相对于IPC首次提出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方法是在持续再灌注开始前进行反复短暂缺血/再灌注,与IPC一样,可以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此后许多研究均证实了缺血后处理的心脏保护作用[2-4],而且还发现,心肌缺血后处理和缺血预处理以及模拟上述两者的药物后处理和药物预处理都于再灌注早期阶段通过磷酸化激活PI3K和ERK1/2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Hausenloy等[5]首次将PI3K和ERK1/2两者合称为再灌注损伤挽救激酶(reperfusion injury salvage kinase,RISK)信号通路,本文就RISK信号通路在心肌预处理及后处理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