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成都地区绝经后妇女脊椎压缩性骨折的患病情况及骨密度变化

成都地区绝经后妇女脊椎压缩性骨折的患病情况及骨密度变化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明绝经后妇女脊椎压缩性骨折的高发部位、患病率随年龄变化的规律以及BMD、BMC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居住在成都地区具有正式户口年龄在50~89岁的健康人群为调查对象,进行随机抽样.对每名受试者进行胸腰椎侧位摄片,若楔形指数(椎体前缘/后缘)≤0.8即诊断为压缩性骨折,同时采用DXA对全部受试者腰椎正位及髋部的BMD进行测定.计算不同部位及不同年龄段的脊椎压缩性骨折的患病情况.配对后对骨折组和对照组的BMD及其他各项指标进行t检验.结果胸椎压缩性骨折患病率为8.49%,占脊椎压缩性骨折的76.1%,其中T6、T7、T11、T12的患病率高,共占胸椎压缩性骨折的69.14%;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病率相对较低,占脊椎压缩性骨折的23.9%,主要集中于L1、L2,占腰椎压缩性骨折的93.55%.脊椎压缩性骨折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骨折组腰椎BMD、BM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二者的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随着年龄的增加脊椎压缩性骨折的患病率逐渐升高.胸椎压缩性骨折的患病率高于腰椎,主要发生于T6、T7、T11、T12,腰椎压缩性骨折主要发生于L1、L2.骨折组BMD、BMC均低于对照组,因此可以用BMD、BMC来预测脊柱压缩性骨折发生的危险性.骨密度降低、骨矿含量减少是发生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减少骨量的丢失,预防骨质疏松可以有效地防止脊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骨折组与对照组的面积无显著性差异,故腰椎正位测定BMD时,以椎体面积变化来预测脊椎压缩性骨折是没有意义的,这提示采用脊柱侧位测定骨密度,则可能会更有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