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华骨科杂志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CT分型及其与脊柱矢状位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CT分型及其与脊柱矢状位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 建立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骨化CT分型系统,并分析脊柱前外侧骨化部位及程度与脊柱矢状位形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受全脊柱CT扫描检查109例60岁以上患者的病历资料,男70例,女39例;年龄(68.4±6.9)岁(范围60~88岁).采用高分辨率CT密度容积重建图像分析各椎间隙水平脊柱前外侧骨化程度,并建立CT分型系统.矢状位测量参数包括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lordosis,LL)、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sis,C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胸腰段后凸角(thoracolumbar junction angle,TLJ).采用改良Abelin-Genevois(AG)矢状面分型将不同脊柱矢状面形态分为:AG1型,脊柱后凸顶点位于中、下胸段(T4~T11);AG2型,胸椎无明显后凸;AG3型,后凸顶点位于胸腰段(T12~L2);AG4型,后凸顶点位于上胸段(T1~T3).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计算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信度.统计分析矢状位参数、AG分型与DISH骨化位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建立的DISH骨化CT分型系统根据脊柱各节段前外侧骨化的严重程度,将DISH骨化分为0~3级.分型系统观察者内ICC值为0.871,观察者间ICC值为0.874.结合Resnick的DISH诊断标准,97例(89.0%)患者存在连续4个骨化等级1级以上的脊柱节段.AG1型患者T4~T11节段骨化等级为(1.24±0.69)级,大于AG2型(0.84±0.71)级和AG3型(1.00±0.7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101,P<0.001);AG3型患者T12~L2节段骨化等级为(1.44±0.87)级,大于AG1型(1.06±0.84)级和AG2型(0.72±0.6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008,P< 0.001);未发现AG4型患者.AG1~3型患者在T1~T3节段骨化等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03,P=0.738);在整个胸椎和腰椎(T1~L5)总骨化等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74,P<0.001),AG1型和AG3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4),但均高于AG2型(P< 0.001).结论 新建立的DISH骨化CT分型系统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以用于DISH的精细化形态学研究,且证实DISH患者脊柱后凸顶点所在的区域更容易发生脊柱前外侧骨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