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骨延长术治疗火器伤骨缺损的病理学研究及其意义

骨延长术治疗火器伤骨缺损的病理学研究及其意义

摘要

目的观察对火器伤造成的骨缺损行一期原位骨延长术治疗的病理学和影像学变化,分析在骨膜损伤条件下行骨延长术治疗骨缺损的可行性及其生物学基础.方法成年犬38只,随机分成两组,制造犬股骨火器伤骨缺损模型,对两组动物分别采用外固定器行一期原位骨延长术和单纯骨折固定术治疗,治疗全程行X线检查、病理学检查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分析.结果骨延长组动物8周内骨延长长度为(2.82±0.94)cm,平均为伤前股骨全长的19.3%(15.8%~21.4%).骨延长组动物骨缺损区的延迟相放射性计数逐渐增加.两组动物骨折端的延迟相和血池相变化趋势一致,其放射性计数无统计学差异.骨延长主要的成骨方式是软骨化骨.残存骨碎片可能具有成骨能力.结论残存骨膜和骨碎片在骨延长的成骨过程中有明显作用.但在骨膜损伤的条件下,骨延长技术仍可用于其骨缺损的治疗,骨折端周围组织新生血管不仅为骨愈合提供了血供,而且为其提供了骨细胞的来源.操作正确的骨延长术对骨折端血供和骨代谢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