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输注时机对小鼠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输注时机对小鼠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输注时机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Babl/c小鼠为供者,于无菌条件下获取其骨髓,制成MSCs悬液及骨髓细胞悬液。C57BL/6小鼠为受者,经电子直线加速器行全身照射后,分为5组进行allo-BMT。骨髓移植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骨髓细胞悬液和RPMI 1640培养液各0.2 ml;联合移植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骨髓细胞悬液和MSCs悬液各0.2 ml;延迟输注Ⅰ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骨髓细胞悬液0.2 ml,3 d后再输注MSCs悬液0.2 ml;延迟输注Ⅱ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骨髓细胞悬液0.2 ml,7 d后再输注MSCs悬液0.2 ml;对照组受者经尾静脉输注RPMI1640培养液0.4 ml。记录受者存活时间及aGVHD的发生情况,检测外周血白细胞、CD4+和CD8+淋巴细胞数,测定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观察死亡小鼠的肝、脾、小肠及皮肤等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对照组受者均于移植后14 d内死亡。骨髓移植组于移植14 d以后出现aGVHHD的表现,且均于23 d内死亡。联合移植组aGVHD的发生率为30%,延迟输注Ⅰ组aGVHD的发生率为60%,两组受者的存活时间均长于骨髓移植组。延迟输注Ⅱ组与骨髓移植组间aCVHD发生率和死亡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者的白细胞数均于全身照射后3 d降至最低,各移植组白细胞数皆于移植后回升,但骨髓移植组和延迟输注Ⅱ组的白细胞数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而联合移植组和延迟输注Ⅰ组的白细胞数均于移植后28 d恢复正常。输入MSCs者,CD4+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升高,而CD8+淋巴细胞数量下降,以联合移植组最为明显。联合移植组的IFN-γ水平明显低于骨髓移植组,而IL-4水平高于骨髓移植组。各组发生aGVHD的小鼠的肝、脾、小肠及皮肤病理改变基本一致。结论MSCs与骨髓同时输注时aGVHD的发生率最低,受者的存活时间也最长,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