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眼底病杂志》 >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引起慢性低眼压发病机制的探讨

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引起慢性低眼压发病机制的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nterior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aPVR)病理状态下低眼压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防治aPVR引起的慢性低眼压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利用培养的同种兔皮肤成纤维细胞制作aPVR引起慢性低眼压的动物模型,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分别观测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检查,并做病理、电镜观察. 结果术后1周、2周、4周、8周实验组平均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UBM显示术后4周实验组虹膜后睫状体内侧条形回声,术后4周及8周实验组周边视网膜牵引性脱离.光镜检查发现实验组4周及8周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萎缩、缺失.电镜检查发现实验组术后4周和8周睫状体无色素上皮线粒体明显减少,细胞内空泡. 结论在aPVR病理状态下,睫状膜的增生和收缩引起对睫状上皮的牵拉,造成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萎缩,可能是引起慢性低眼压的主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