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眼底病杂志》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辅助断层检查在葡萄膜黑色素瘤诊断应用中的初步探讨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辅助断层检查在葡萄膜黑色素瘤诊断应用中的初步探讨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PET)/计算机辅助断层(CT)检查在葡萄膜黑色素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眼球摘除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2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6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9.8±12.3)岁。均为单眼,右眼11只,左眼12只。经眼球摘除病理组织证实诊断15例,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部B型超声及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诊断8例。经眼球摘除组织病理学证实诊断的15例患者中,混合细胞型7例,梭形细胞型6例,上皮细胞型2例。以混合细胞型与上皮样细胞型为影响预后因素的高危型,梭形细胞型为低危型。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检查,计算标准摄取值(SUV)。以最大SUV(SUVmax)≥2.5为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CT观察肿瘤形状、位置,并测量肿瘤基底最大径及隆起高度。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SUVmax与肿瘤基底最大径、隆起高度的相关性。对比分析18 F-FDG PET/CT对影响预后因素的高危型和低危型患者的检出率。结果所有患者CT像均见眼内异常高密度影。其中,半球形8例,扁平形7例,蘑菇形4例,类圆形3例,弥漫形1例。肿瘤位于后极部9例,颞侧赤道部5例,鼻侧赤道部4例,上方赤道部、颞侧睫状体、下方睫状体、颞侧虹膜、鼻侧虹膜睫状体各1例。患者SUVmax为1.1~7.8。其中,SUVmax≥2.5者9例,占39.13%;SUVmax<2.5者14例,占60.87%。SUVmax≥2.5的9例患者,平均肿瘤基底最大径(17.53±3.48)mm,平均肿瘤隆起高度(11.37±3.85)mm。SUVmax<2.5的14例患者,平均肿瘤基底最大径(10.66±3.25)mm,平均肿瘤隆起高度(5.33±2.23)mm。SUVmax≥2.5者平均肿瘤基底最大径及平均隆起高度均大于SUVmax<2.5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5、4.786,P<0.01)。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显示,SUVmax与肿瘤基底最大径、隆起高度均呈正相关(r=0.881、0.809,P<0.01)。经眼球摘除病理组织证实诊断的15例患者中,SUVmax≥2.5者8例,包括混合细胞型6例、上皮样细胞型1例、梭形细胞型1例。18F-FDG PET/CT对高危型、低危型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77.78%、16.67%。18 F-FDG PET/CT高危型检出率较低危型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2,P<0.05)。结论 18 F-FDG PET-CT能显示体积较大的葡萄膜黑色素瘤,并可能协助进行手术前预后评估;但对较小病灶显示不足。不推荐其作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常规辅助检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