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眼底病杂志》 >完全或部分引流视网膜下液对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区并伴周边视网膜裂孔患眼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完全或部分引流视网膜下液对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区并伴周边视网膜裂孔患眼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中视网膜下液(SRF)完全引流(CSFD)与部分引流(PSFD)对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区并伴周边视网膜裂孔患眼视网膜复位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区并伴周边视网膜裂孔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72例72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均行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检查。BCVA记录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72只眼随机分为CSFD组及PSFD组,均为36例36只眼。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平均年龄、平均视网膜脱离时间、平均logMAR BCVA、晶状体状态、视网膜裂孔数目及位置、视网膜脱离累及象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眼行25G玻璃体切割手术。CSFD组患眼玻璃体腔注入重水,患眼偏向视网膜裂孔侧,尽可能吸出重水及SRF;PSFD组患眼不使用重水,患眼无需刻意偏向视网膜裂孔侧,允许部分SRF残留。记录从25G巩膜刀穿刺至拔出巩膜穿刺套管的手术时间;行白内障手术者,不包括白内障手术时间。手术后患者保持仰卧位24h,之后根据视网膜裂孔位置采用相应适宜体位6~10d。手术后1、3、6个月随访,其中1、3个月行黄斑区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观察两组患眼视网膜复位以及BCVA变化情况;手术后3个月黄斑区SRF吸收情况。记录并观察手术中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CSFD组、PSFD组患眼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2.25±4.32)、(47.90±5.00)min;两组患眼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P<0.01)。手术后3个月,CSFD组、PSFD组患眼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88.9%、91.6%;两组患眼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8,P>0.05)。手术后6个月,两组患眼视网膜复位率均为100.0%。CSFD组、PSFD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99±0.52、1.07±0.34;两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0,P=0.564)。手术后1、3个月,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眼均未见黄斑区SRF残留。CSFD组29只有晶状体眼中,手术中发生晶状体损伤7只眼,占本组有晶状体眼的24.1%;PSFD组31只有晶状体眼手术中未发生晶状体损伤。手术后CSFD组患眼中存在重水残留6只眼,占16.7%。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中CSFD与PSFD对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区并伴周边视网膜裂孔的RRD患眼视网膜复位及BCVA改善的影响无差异;但PSFD可简化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