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眼底病杂志 》 >精氨酸酶抑制剂对体外高糖培养的恒河猴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精氨酸酶抑制剂对体外高糖培养的恒河猴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摘要

目的观察精氨酸酶(Arg)抑制剂N羟基-正-L精氨酸(nor-NOHA)对体外高糖培养的恒河猴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F/6A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F/6A细胞,并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高糖对照组(B组)、高糖+nor-NOHA处理组(C组)、高糖+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D组)。A组细胞以5.5 mmol/L葡萄糖继续培养;BD组以25.0 mmol/L葡萄糖继续培养,C、D组分别加入125 mg/L的nor-NOHA及1%DMSO。采用噻唑蓝比色法、Transwell小室法和体外成管实验分别检测各组RF/6A细胞增生、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RF/6A细胞中Arg I、内皮型一氧化氮(NO)合酶(eNOS)、诱导型NO合酶(iNOS)的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酶链免疫吸附测定试验(ELISA)检测各组RF/6A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和白细胞介素(IL)-1b的分泌量。结果 B组RF/6A细胞增生、凋亡及管腔形成能力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7、5.633、7.045,P<0.05);C组RF/6A细胞增生、凋亡及管腔形成能力较B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0、6.952、8.875,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RF/6A细胞中Arg I、iNOS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t=6.836、3.342),C组RF/6A细胞中Arg I、iNOS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t=4.904、7.1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RF/6A细胞中eNOS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t=4.165),C组RF/6A细胞中eNOS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t=6.5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RF/6A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分泌量减少(t=4.925),C组RF/6A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分泌量增多(t=5.3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RF/6A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b分泌量增多(t=5.032),C组RF/6A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b分泌量减少(t=7.7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r-NOHA对体外高糖培养的RF/6A细胞有保护作用,可提高其增生、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平衡Arg/NOS的表达从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