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和近红外分子影像的实验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和近红外分子影像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7.0TMRI和近红外荧光成像(NIRF)检测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可行性。方法对14周龄ApoE-/-小鼠按高脂饮食喂养20周,建立AS模型,以正常C57BL/6小鼠作为对照。Mill实验中,5只ApoE-/-小鼠及5只C57小鼠经尾静脉注入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USPIO)前及36h后分别行7.0TMRI。NIRF实验中,10只ApoE-/-小鼠和4只C57小鼠经尾静脉注入抗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抗体-NIR797(抗-oxLDL-抗体-NIR797)近红外探针,4只ApoE-/-小鼠经尾静脉注入非特异性IgG-NIR797,另4只ApoE-/-小鼠注入PBS,24h后分别行NIRF。用SPSS17.0软件对计量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ApoE-/-小鼠注入USPIO36h后,在T2WI上腹主动脉斑块信号较注射前减低,相对信号强度分别为0.70±0.04和1.28±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6,P〈0.05),信号改变率达(-56.58±4.25)%;普鲁士蓝染色证实斑块内有铁沉积。注入抗-oxLDL-抗体-NIR79724h后,ApoE-/-小鼠主动脉离体NIRF示强荧光信号(SNR为42.51±5.24)聚集于主动脉根、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起始段,而非特异性IgG-NIR797组(19.58-4-3.06)、PBS组(4.19±0.82)及对照C57小鼠(2.29±1.11)仅见较弱荧光信号,与靶向探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104,P〈0.05)。斑块油红0染色与NIRF阳性面积分别为(41.69±5.29)%和(39.45±5.35)%,两者呈线性相关(r=0.738,P〈0.05,n=8),免疫荧光证实斑块内oxLDL的表达与巨噬细胞共区域。结论应用新型分子影像探针在7.0TMRI和NIRF上可有效检测AS斑块,有助于鉴别高危斑块,可为AS多模式成像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