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阈下抑郁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阈下抑郁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摘要

cqvip:阈下抑郁(subthreshold depression,StD)是指个体出现抑郁症状,但未达到《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5th Edition,DSM-5)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1],又称为亚临床抑郁(subclinical depression)或轻微抑郁(minor depression)。作为抑郁疾病谱中的过渡阶段,阈下抑郁可能会恶化成为抑郁症或经过干预后恢复,因此被视为抑郁症的重要风险指标。与抑郁症相比,阈下抑郁在人群中发生率更高,但往往由于症状较轻而被忽视。因此,识别阈下抑郁的风险标志对预防抑郁症至关重要。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发展迅速,成为探索神经精神疾病病理机制的主要手段,但对阈下抑郁的研究非常少。本文从结构磁共振成像(structural MRI,s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fMRI)等多个方面,对以往基于MRI技术的阈下抑郁研究进行总结,期望为阈下抑郁的神经生物机制和抑郁症预测提供客观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