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DR、CT、MRI三种影像技术早期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DR、CT、MRI三种影像技术早期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究数字X线摄影系统(DR)、CT、磁共振成像(MRI)三种影像技术早期诊断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颈椎病患者,均使用DR、CT、MRI三种影像技术进行合理诊断,观察比较DR、CT、MRI对患者颈椎间隙狭窄,曲度异常现象、小关节突增生、钩突增生、骨性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的诊断情况.结果 诊断颈椎间隙狭窄准确率由高到低为MRI(85.0%)>DR(73.3%)>CT(58.3%),诊断颈椎曲度异常准确率由高到低为MRI(78.3%)>DR(58.3%)>CT(50.0%),诊断小关节突增生准确率由高到低为MRI(86.7%)>CT(75.0%)>DR(55.0%),诊断钩突增生准确率由高到低为MRI(90.0%)>CT(83.3%)>DR(71.7%),诊断骨性椎管狭窄准确率由高到低为MRI(58.3%)>CT(41.7%)>DR(36.7%),诊断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准确率由高到低为MRI(88.3%)>CT(85.0%)>DR(50.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R平片中可以准确看出颈椎双边征和颈肩孔狭窄,CT中可以看出患者黄韧带肥厚,MRI中可以看出纤维性管狭窄,伴随着脊髓水肿和变性以及寰枢锥半脱位等各种症状.结论 三种影像技术对于颈椎病早期检测和诊断都存在一定效果,按照检测结果可以为患者提供治疗有效依据和对策,不过整体上分析MRI效果更加理想,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