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影像组学在18F-FDG PET/CT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影像组学在18F-FDG PET/CT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摘要

近年来,PET临床应用发展迅速,借助18F-FDG或多种类型在体放射性分子示踪剂,可无创地从功能及分子水平提供活体内肿瘤信息.影像组学是基于计算机学习的医学影像分析方法.微观分子水平上的基因或蛋白质变化可在宏观影像图片上有所体现.深度挖掘影像特征,可反映人体组织、细胞和基因水平变化,预测和评估肿瘤异质性.本文聚焦于影像组学流程和研究重点、难点及18F-FDG PET影像组学临床应用,对目前18F-FDG PET影像组学预测肿瘤分子分型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第8期|1239-1242|共4页
  • 作者

    高超; 孙莹莹; 孙夕林;

  • 作者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TOF-PET/CT/MR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哈尔滨医科大学分子影像研究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TOF-PET/CT/MR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哈尔滨医科大学分子影像研究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TOF-PET/CT/MR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哈尔滨医科大学分子影像研究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影像诊断学;
  •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