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维生素D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和CDX2多态性与钙剂补充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作用的关系

维生素D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和CDX2多态性与钙剂补充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作用的关系

         

摘要

目的了解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VDR)起始密码子(FokⅠ位点)和启动子区CDX2结合位点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钙剂补充对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和骨转换指标作用的关系。方法200名受试对象(均为上海市汉族无亲缘关系的绝经后妇女)分为两组:高钙组(日服元素钙1000mg和维生素D400IU)和低钙组(日服元素钙300mg和维生素D300IU)各100名,期限1年。检测治疗前后BMD和骨转换指标,以及VDR基因FokⅠ位点和CDX2结合位点多态性。结果其中171名完成整个研究。研究人群FokⅠ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Ff(48.0%)、FF(31.0%)和ff(21.0%);CDX2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AG(56.7%)、GG(25.7%)和AA(17.6%),上述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整个人群或2亚组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无论在整个人群组、或是2亚组中,FokⅠ或CDX2各基因型间各部位BMD和各骨转换指标的基线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钙剂补充1年时,各部位BMD和骨转换指标的终点值和变化的百分数与FokⅠ或CDX2多态性均无相关性。结论高钙或低钙的补充对上海市汉族绝经后妇女BMD或骨转换指标的影响与VDR基因FokⅠ或CDX2多态性无相关性。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6年第4期|397-401|共5页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和骨质疏松研究室;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和骨质疏松研究室;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和骨质疏松研究室;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和骨质疏松研究室;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和骨质疏松研究室;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和骨质疏松研究室;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和骨质疏松研究室;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和骨质疏松研究室;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和骨质疏松研究室;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580;
  • 关键词

    骨密度; 维生素D受体基因; 遗传多态性; 钙剂补充;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