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传染病杂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八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八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阳性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过程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1月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收治的8例HIV阳性合并SLE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等。结果 8例患者均为确诊HIV感染后再诊断合并SLE, 均为女性, 4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μL, 2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350~499/μL, 2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00~349/μL。病例6临床表现为颜面部蝶形红斑。病例1的血红蛋白为40 g/L, 尿隐血(++)。病例2的血红蛋白为76 g/L, 血小板计数为2×109/L, 中性粒细胞计数为0.6×109/L。病例3肺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示双肺弥漫性渗出病灶。病例4和5的24 h尿蛋白分别为2 231.6 mg和2 761.0 mg, 尿隐血均为(++)。病例4总胆红素为70.0 μmol/L, 丙氨酸转氨酶为49 U/L。病例7总胆红素为129.6 μmol/L, 丙氨酸转氨酶为56 U/L。病例8肺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示心包腔中等至大量心包积液。7例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和免疫治疗, 病情稳定, 未复发;其中病例1为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后达到临床缓解;病例7为注射药瘾者, 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HIV阳性合并SLE的患者临床表现异质性较大, 经抗病毒和免疫治疗, 一般预后较好;对于难治性SLE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 通过积极治疗也可达到临床缓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