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上海市一区级医院老年患者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子分型和耐药性分析

上海市一区级医院老年患者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子分型和耐药性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老年患者分离的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特征。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自泌尿道感染住院老年患者分离的72株UPEC,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PMQR),检测gyrA和parC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基因突变,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UPEC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76.4%、73.6%、65.3%,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保持高度敏感。72株UPEC中,55株(76.4%)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菌株,其中49株(68.1%)携带blaCTX-M基因。在55株对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中,51株(92.7%)UPEC gyrA和parC基因QRDR均有3~4个位点的错义突变,突变热点为gyrA的83位、87位氨基酸和parC的80位、84位氨基酸。72株UPEC中最常见ST型为ST131(18/72,25.0%)、ST1193(7/72,9.7%)、ST405(7/72,9.7%)、ST38(5/72,6.9%)和ST648(3/72,4.2%)。ST131为导致社区获得性泌尿道感染的优势ST型。ST131、ST405、ST38和ST648表现出多重耐药特性,大多数为产CTX-M型ESBL。结论本研究的社区老年患者携带的UPEC中存在以ST131克隆为代表的多重耐药菌株流行,需要加强监测,预防其广泛流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