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肝脏病杂志》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的诊断标准探讨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的诊断标准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能有效预测肝衰竭发生风险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pre-ACLF)的诊断标准。方法收集重度黄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或)CHB严重急性加重患者1 279例, 分析不同血清水平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比率(INR)及性别与年龄对患者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发生率的影响, 并制订出pre-ACLF的诊断标准和ACLF发生预测模型。分类变量的比较用χ2检验, 连续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评估患者的肝衰竭发生风险。结果基线ALT、AST、TBil与INR水平和患者年龄是影响肝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 & 0.05。pre-ACLF的诊断标准是:(1)INR≥1.30;(2)AST≥10倍正常值上限(ULN)且有明显黄疸(TBil≥51.3 μmol/L), 或者TBil≥342.0 μmol/L。该标准的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5.9%和89.8%, 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9.1%和76.9%。ACLF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为:PY = 1 = eX/(1+eX)(PY = 1表示logistic回归分析阳性), X = -10.245+ 0.026×AST(ULN)-0.025×AST(ULN) + 0.046×TBil(mg/dl, 1 mg/dl = 17.1 μmol/L)+ 4.642×INR + 0.049×年龄(岁)。PY值越高者的ACLF发生率也越高, PY≥0.60患者ACLF发生率高达75.3%;0.40~0.59患者ACLF发生率超过50%;&0.10患者ACLF发生率仅为1.8%, P & 0.01。结论本pre-ACLF诊断标准与预测模型能有效评估HBV相关ACLF的发生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