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腹腔镜辅助下小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辅助下小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摘要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3年3月至1999年5月,施行腹腔镜小肠切除术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44~68岁,平均56.1岁。18例患者以消化道出血就诊,余3例以腹痛就诊。术前检查包括:全消化道钡餐20例次、血管造影2例次。20例患者上述检查提示小肠占位性病变;1例钡餐和血管造影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因患者反复腹痛行腹腔镜探查,术中证实为美克尔憩室。术后病理学诊断:小肠平滑肌瘤13例、神经纤维瘤5例、错构瘤2例和美克尔憩室1例。 2.手术方式:本组21例均采用插管全麻,行腹腔镜辅助下小肠切除术。手术操作大致可分为6步:(1)病灶定位:肉眼发现病灶10例、经器械探查确认9例,术中内窥镜检确定诊断2例;(2)肠段游离:较广泛肠段切除,均在腹腔镜引导下完成,可避免扩大切口;(3)肠段提出:扩大切口至3~4cm,将分离后要切除肠段提出腹壁;(4)肠切除、吻合:在腹壁外,按常规行肠切除、吻合术;(5)肠段回纳:通过扩大的切口,将吻合后肠段送回腹腔;(6)系膜孔关闭:首先将扩大的切口关闭,重建气腹,然后在镜下间断缝合系膜缘。并注意在腹腔镜下观察还纳局部肠段的血运情况。 3.结果:本组21例,手术用时70~150min,平均(104.2±36.9)min;术中出血50~200ml,平均(67.3±51.5)ml;住院4~7d,平均(5.4±1.3)d。全组均在术后48h内恢复胃肠功能,手术均获成功,无病灶遗留,无并发症、无中转开腹和手术死亡。所有病例均获1.5~76月随访,无异常发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