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肠外瘘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腹腔穿刺液中病原菌分布情况

肠外瘘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腹腔穿刺液中病原菌分布情况

摘要

目的 探讨肠外瘘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腹腔穿刺液中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36例肠外瘘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纳入研究组,选择该院同期136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分析研究组患者腹腔穿刺液中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和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腹腔穿刺液中共分离出246株病原菌,其中151株(61.38%)革兰氏阴性菌,85株(34.55%)革兰氏阳性菌,10株(4.06%)真菌.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PCT、CRP、IL-6、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上述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 肠外瘘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腹腔穿刺液中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应针对病原菌种类合理用药,可将炎性因子作为评估肠外瘘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病情的参考指标.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9期|145-148|共4页
  •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武汉 43002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武汉 43002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武汉 43002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消化肿瘤外科 武汉 43002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消化肿瘤外科 武汉 43002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消化肿瘤外科 武汉 43002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肠外瘘; 腹腔感染; 炎性因子; 病原菌;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