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基于金纳米材料的多功能递送系统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

基于金纳米材料的多功能递送系统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金纳米材料的多功能递送系统在肝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使用金种子生长法制备具有远红外(NIR)热疗特性的金纳米棒(AuNR);使用巯基乙酸(SH)与聚乙烯亚胺(PEI)反应制备SH-PEI;使用SH-PEI及SH-PEG2000-NH2对AuNR进行化学修饰;将一定量的AS1411通过化学键连接至AuNR载体。通过肼键(pH敏感)将临床常用抗癌药多柔比星(DOX)连接到SH-PEI的氨基末端。制备人肝癌HepG2细胞为体外细胞模型和裸鼠肝癌模型,观察体外药物试验和体内药物分布。结果 载药纳米粒子的粒径&200 nm,Zeta电位稳定在35~190 mV,除质量比为3/25的AuNR-PEI/聚乙二醇(PEG)-DOX-AS1411纳米粒子外,其它纳米粒子的PDI&0.2,说明粒径分布较均匀。AuNR-PEI/PEG-DOX-AS1411纳米粒子载药量为5%~25%,包封率为50%~70%。AuNR-PEI/PEG-DOX-AS1411纳米粒子呈现规则的棒状,长径比为3.6,分布较均匀,Zeta电位为-16.7 mV,载药量为8.2%。采用动态透析法进一步考察,结果显示DOX的释放呈现pH-响应性,当释放介质的pH由7.4降为6.5时,药物释放缓慢增加,当释放介质的pH下降至5.5时,药物释放迅速增快。24 h时间点的DOX累积释放量为68.7%。荷瘤小鼠体内游离Cy5.5可快速清除,注射6 h后红色荧光信号较弱,24 h后完全清除。荷瘤小鼠体内AuNR-PEI/PEG-DOX-AS1411纳米粒子的清除时间明显滞后,注射6 h后部分纳米粒子分布在肝脏,24 h分布在肝脏、脾脏和肺腑,少部分分布在肿瘤和肾脏组织内。纳米粒子经尾静脉注射给药6 h后在肿瘤组织内开始蓄积,24 h后主要分布在肿瘤内,少部分分布在肝脏。解剖小鼠后,可见纳米粒子主要分布在肿瘤组织,肝脏内分布较少。结论 AuNR-PEI/PEG-DOX-AS1411纳米粒子能够有效负载抗肿瘤药物DOX,能够较好抑制肝癌细胞迁移,且可表现出良好的肝癌靶向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