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封闭负压创面治疗对猪肢体高压电烧伤炎性反应及创面血管化的影响

封闭负压创面治疗对猪肢体高压电烧伤炎性反应及创面血管化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创面治疗对猪肢体高压电烧伤炎性反应及创面血管化的影响。方法 4只雌性巴马小型猪(8后肢)制成后肢跗关节内侧高压电烧伤模型。随机分为换药组(A组)、封闭负压创面治疗组(B组),换药组用活力碘油纱换药,于伤前、伤后30min、1、3、6、9 d测量肢体周径;于伤前、伤后30 min、6 h、1、3、6、9 d取外周静脉血检测白细胞计数;于伤前、伤后1、3、6、9 d分别取肌肉组织进行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观察肌肉组织、血管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创面Ⅷ因子相关抗原(vWF)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 (1)电伤后即刻形成焦痂创面,肢体红肿及渗出明显,并随时间推移坏死组织渐进性扩大,形成ⅢⅣ度电烧伤创面;与换药组比较,封闭负压创面治疗组猪肢体红肿、渗出反应消退较快,炎性反应较轻。(2)肢体周径肿胀观察总体趋势有差异(F=11.350,P<0.05),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两组间比较,伤后30 min、1 d、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21.30±0.48)、(22.35±0.51)、(21.60±0.64)cm;B组(19.48±0.37)、(19.33+0.59)、(18.80±0.79)cm,P<0.05);(3)组织学观察见电伤后1、3 d创面HE染色可见肌肉组织坏死、水肿明显及少许炎性细胞浸润;伤后6 d有新生毛细血管,炎性细胞浸润更加明显;伤后9 d肉芽组织形成及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明显增多;(4)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在电伤后6 d,M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7)比(23±4)个;P<0.05];(5)白细胞计数(WBC)2组间比较总体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43,P<0.05),伤后1 d,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70±3.50)×10~9/L比(19.60±0.74)×10~9/L,P<0.01]。结论封闭负压创面治疗有利于减轻电烧伤后猪肢体肿胀、炎性反应,促进创面血管化形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