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 >住院新生儿大肠埃希菌分离株毒力因子研究

住院新生儿大肠埃希菌分离株毒力因子研究

             

摘要

目的 了解住院新生儿大肠埃希菌毒力因子的携带情况.方法 收集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的连续病例,选择其中抗生素使用之前痰液、血液、脑脊液或脐分泌物培养为大肠埃希菌的病例.根据发病日龄不同,将菌株分为早发型及晚发型.根据标本来源不同,将菌株分为侵袭性感染和非侵袭性感染.选取11种最常见的毒力基因,应用PCR方法对大肠埃希菌菌株进行检测.采用Chromas软件进行读序,测序结果采用Chromas软件直接进行BLAST Search比对.结果 110株大肠埃希菌分离自102例住院新生儿,源于痰液79株(71.8%),血液18株(16.4%),脑脊液6株(5.4%),脐分泌物7株(6.4%);源于足月儿102株,早产儿8株.早发型27株,晚发型83株;侵袭性感染24株,非侵袭性感染86株.①Einv基因阳性91.8%,CNF1基因阳性21.8%,CNF2基因阳性12.7%,Eagg基因0.9%;共有7种毒力基因携带模式:单纯携带Einv基因66株,单纯携带CNF1基因1株,携带Einv-CNF1基因20株,携带Einv-CNF2基因11株,携带Einv-CNF1-CNF2基因3株,携带Einv-Eagg基因1株.8株(7.3%)11种毒力基因检测均阴性.②携带CNF1或CNF2菌株的37例患儿中22例合并呼吸衰竭,15例需予NCPAP呼吸支持,10例合并多脏器受损,3例肺出血.③8对菌株分别来自同一患儿不同时期或不同部位,其中7对菌株经PFGE分型分别属于同一基因型.3对分别来源于同一患儿不同时期的痰液标本菌株,PFGE分型一致,但毒力基因携带模式不相同.结论 本研究检测到4种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以Einv基因携带率最高;共发现7种毒力基因携带模式,以单纯携带Einv基因最多见.CNF1及CNF2基因可能与肺部感染的严重性相关.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 |2015年第1期|62-66|共5页
  •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 北京,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 北京,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微生物免疫室 北京,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微生物免疫室 北京,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 北京,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 北京,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检验科细菌室 北京,10004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 新生儿; 毒力基因 ;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