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uPAR、PAI-1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uPAR、PAI-1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中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表达,解析其与老年慢性心衰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20例为心衰组,同时根据NYHA分级分为Ⅱ、Ⅲ、Ⅳ级三个亚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并比较各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及对照组血清suPAR、PAI-1、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表达水平。根据患者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间血清suPAR和PAI-1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测定血清suPAR、PAI-1对患者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患者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清suPAR、PAI-1水平显著升高(P<0.05);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清中suPAR、PAI-1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LVEF、LVEDD、血清suPAR、PAI-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随访结果显示,发生预后不良老年慢性心衰患者48例,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uPAR、PAI-1表达水平诊断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不良预后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95%CI:0.758~0.914)、0.757(95%CI:0.662~0.8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LVEF、LVEDD、血清suPAR、PAI-1水平为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suPAR、PAI-1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是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具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