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平均血小板体积在冠心病评估中的应用

平均血小板体积在冠心病评估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血小板在冠心病的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血栓事件的发生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反应血小板生物活性的有效标志物。近年来,关于MPV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率、病死率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评估的相关性研究较多。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将MPV对于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方面进行探讨。1血小板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无细胞核及DNA,但其具有微管系统、有代谢活性的细胞膜和两种类型的颗粒,即α颗粒和致密颗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