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静脉输液外渗高危药品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输液外渗高危药品的预防与处理

         

摘要

静脉滴注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途径,各种原因所致某些药物外渗,轻者可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重者可引起局部组织溃疡、坏死,甚至导致神经肌肉关节的损害,造成功能障碍。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我们有必要就静脉滴注药物外渗性损伤提出相应的治疗和处理措施。1静脉输液外渗一般情况1.I静脉外渗易发坏死的高危药物,多为危重患者治疗用药。主要有:①高渗性及阳离子溶液,如:高渗葡萄糖、高渗盐水、甘露醇、葡萄酸钙等。②碱性溶液:碳酸氢钠等。③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④抗肿瘤化疗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等。⑤其他:静脉高营养药物、某些抗生素等。1.2静脉外渗发生率阳离子溶液占40%,高渗溶液占35%,血管活性药物占20%,抗肿瘤药物占5%。1.3静脉外渗易发人群不会表达的婴幼儿,感觉迟钝的老年人,麻醉未清醒者,应用镇静剂的人,躁动患者等。1.4静脉外渗临床表现局部肿胀,疼痛为烧灼痛或刺痛,并逐渐加剧。高渗性药液多为急性损害,碱性药物损伤范围不大,但易累及深部组织,化疗药物外渗局部出现红斑,有的出现溃疡、坏死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