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从PiCCO监测指标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撤机失败的因素

从PiCCO监测指标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撤机失败的因素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撤机后血管外肺水、容量指标、心排指标的变化及其对撤机结局的影响。方法 ARDS患者达到撤机条件后,序贯进行撤机、拔管,根据48 h内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下,观察比较撤机前(10)、撤机后1/2 h(T1)、拔管后1/2 h(T2)和观察终点(撤机成功组为撤机后48h,失败组为重新上机前;T3)两组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和心排量(CO)、心指数(CI)的前后变化,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的上述各参数的变化。结果纳入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共69例ARDS病例。不同时间点自身前后比较:GEDI和ITBI在T1、T2上升,EVLWI在T1、T2、T3均上升,PVPI在T3出现升高(均P<0.05)。组间比较:在T1、T2、T3,失败组GEDI和ITBI均高于成功组(均P<0.05),EVLWI在T2、T3显著高于成功组(均P<0.05),PVPI在T3高于成功组(均P<0.05)。结论 ARDS患者呼吸机撤离、拔管等干预会带来额外容量负荷,并可能以渗透性血管外肺水增加的形式发生肺水肿,导致撤机失败;对EVLWI及容量指标的监测可能有助于对撤机结局的预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