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及预后意义

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及预后意义

         

摘要

目的检测不同病情分级的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质量浓度变化,探讨细胞因子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严重脓毒症34例和脓毒性休克患者22例,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入院后6、24、72和168 h 5个时间点采静脉血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6和PAF的质量浓度,另选51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诊断依据《2012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诊治指南》的标准,排除既往患有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AIDS、年龄不满18岁和24 h内死亡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炎症细胞因子的质量浓度,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又根据患者28 d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各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的细胞因子在入院时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分别为(26.08±7.36)pg/mL、(54.14±13.56)pg/mL和(19.52±3.44)pg/mL;IL-6分别为(39.52±9.52)pg/mL、(49.03±10.31)pg/mL和(20.46±6.39)pg/mL;PAF分别是(80.13±20.43)pg/mL、(135.5±23.45)pg/mL和(57.32±19.1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休克组细胞因子质量浓度在不同时间点均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细胞因子浓度在不同时间点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观察发现,各组TNF-α和IL-6的血清质量浓度峰值在入院后6 h,PAF的血清质量浓度峰值在入院当时。随后呈动态下降趋势,各组动态变化曲线呈平行走势。结论脓毒症患者病情越重,相关细胞因子质量浓度越高。不同病情分级和预后的患者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趋势相同。检测脓毒症患者TNF-α,IL-6和PAF质量浓度可为评估病情和判断预后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