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凝血功能改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意义

凝血功能改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FLISA法检测 10 8例下肢DVT患者 [完全阻塞性DVT组 (4 9例急性首发及 17例复发DVT)、非完全阻塞性DVT组 (4 2例高危无症状DVT) ]及 4 1例正常对照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活性 (tPA)、纤维酶原活化物抑制物活性 (PAI)、D二聚体 (DD)、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抗原 (vWF∶Ag)、凝血酶原断片 (F1 + 2 )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GMP14 0 )水平。结果 下肢DVT组血浆F1 + 2 、DD与vWF∶Ag水平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 ;完全阻塞性DVT组血浆PAI、DD、GMP14 0水平和PAI/tPA比值较非完全阻塞组显著增高。F1 + 2 、DD与vWF∶Ag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血浆F1 + 2 、DD与vWF∶Ag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下肢DVT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 ;GMP14 0、DD、PAI水平和PAI/tPA比值有可能作为鉴别完全和非完全阻塞性DVT的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