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以唐县为例

太行山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以唐县为例

             

摘要

诊断与修复国土空间关键区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我国站在“整体视角、系统治理、全域修复”的角度识别关键区域,并加以保护的研究较为欠缺。本文选择典型生态型贫困区域太行山区唐县为研究区,综合生境质量和生态服务价值确定生态质量,进而确定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构建生态阻力面,基于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廊道及识别待修复关键区域,并提出生态夹点区域优先保护、生态障碍点区域优先修复、生态断裂点区域加强维护、低生态质量区域提高生境质量防止破坏程度持续加深的修复建议。研究表明:(1)2000年、2010年和2018年唐县遥感生态指数分别为0.57、0.64和0.56,生态质量均处于良等,生态质量为先上升后下降。(2)综合3期生境质量和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结果,确定稳定性较好的生态源地共10处,面积91.22 km^(2),占总面积的6.4%,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西南部,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和水域;识别生态夹点区域15处,生态障碍点区域42处,生态断裂点区域28处,低生态质量区域面积178 km^(2),约占全域总面积1/10。本文从整体连通性角度,系统识别太行山区唐县国土空间修复关键区域,并提出保护与修复措施,为太行山区生态修复提供现实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