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1992-2017年中亚五国农作物水足迹变化特征

1992-2017年中亚五国农作物水足迹变化特征

             

摘要

本研究以中亚五国为研究区域,以农作物水足迹为评估手段,分析了1992-2017年间中亚五国农作物水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揭示中亚五国农作物水足迹结构,厘清引起中亚五国水足迹变化的主要农作物的贡献.结果表明:1)中亚五国农作物水足迹时间变化特征明显,1992-2017年中亚五国农作物绿水足迹(-9.7×109 m3)和蓝水足迹(-5.6×109 m3)均趋于减少.中亚五国农作物水足迹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哈萨克斯坦农作物绿色水足迹最高(平均4.96×1010 m3),且远高于其他4国(平均3.6×109 m3),而蓝水足迹以乌兹别克斯坦最高(平均1.53×1010 m3).农作物绿水足迹和蓝水足迹增长率最大的国家分别是土库曼斯坦(87.6%)和吉尔吉斯斯坦(32.3%);绿、蓝水足迹减少率最大的国家分别是哈萨克斯坦(-20.7%)和乌兹别克斯坦(-24.2%).2)中亚地区农作物绿水足迹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蓝水足迹以粮食作物和油料纤维作物为主;而粮食作物水足迹结构中,主要以小麦、水稻和玉米为主,油料纤维作物水足迹结构中,主要以棉花为主.3)哈萨克斯坦作为绿水足迹减少最多的国家,大麦(51.6%)和小麦(28.2%)的贡献最大;乌兹别克斯坦作为蓝水足迹减少最多的国家,棉花(61.9%)贡献最大.通过开展中亚地区的农作物水足迹研究,发现中亚农作物水足迹整体呈下降趋势,厘清了中亚地区引起水足迹下降的主要农作物种类,相关成果可以为中亚地区的农作物优化种植和水资源节约提供支撑.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21年第2期|269-279|共11页
  •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127;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室 北京1000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室 北京100012;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127;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室 北京1000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室 北京1000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室 北京1000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室 北京1000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室 北京10001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粮食作物 ;
  • 关键词

    中亚五国 ; 农作物; 水足迹 ; 绿水足迹; 蓝水足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