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消化外科 》 >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Kimura法和Warshaw法)治疗胰体尾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8年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9例胰体尾良性病变行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28例行Kimura法(保留脾动、静脉的胰体尾切除术)保脾,设为Kimura组;11例因胰体尾部与脾门间粘连严重无法分离行Warshaw法(离断脾血管而保留胃短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保脾,设为Warshaw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血糖情况、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3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手术情况:39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手术时间为(194±58)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 mL(30~800 mL)。Kimura组与Warshaw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97±56) min和(186±63)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 mL(30~800 mL)和150 mL(30~450 mL),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94,Z=-0.597,P>0.05)。(2)术后情况:39例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6±0.8)d,术后住院时间为(9.2±7.3)d。Kimura组与Warshaw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4±0.6)d和(2.8±1.3)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5±4.2)d和(13.5±11. 1)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 720,-1. 736,P>0. 05)。39例患者中术后共有7例发生并发症。Kimur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8,其中1例于术后第5天出现胰液漏,经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后15 d后治愈;1例于术后第5天行胸部CT检查提示肺部感染,经积极抗感染、促进排痰等治疗8 d后顺利出院。Warshaw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11,其中3例分别于术后第5天、第7天开始出现持续发热,行腹上区增强CT检查均提示脾梗死1级,经使用抗生素、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术后3个月复查腹上区增强CT提示恢复脾灌注;1例于术后第7天发现胰液漏,经保守治疗18 d后治愈;1例于术后16 d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提示胃排空障碍,经留置空肠营养管、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半月后胃功能逐渐恢复并顺利出院。两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和脾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 485,4. 878,P<0. 05),其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情况:39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2~6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随访期间,6例胰岛细胞瘤患者血糖基本正常,所有患者生命质量良好,无一例复发。结论对胰体尾部局限性良性病变行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近、远期疗效满意。Kimura法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脾梗死发生率较Warshaw法更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