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 >克罗恩病相关消化道狭窄危险因素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克罗恩病相关消化道狭窄危险因素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CD患者发生消化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分析其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CD确诊患者122例,其中消化道狭窄组72例,无消化道狭窄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发病年龄、病程、病变累及部位(蒙特利尔分型)、疾病活动程度、肠外表现、药物治疗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发生消化道狭窄CD患者的治疗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D患者发生消化道狭窄的危险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消化道狭窄组患者的发病年龄高于无消化道狭窄组[(37.6±15.1)岁比(30.8±14.7)岁],病程长于无消化道狭窄组[72个月(11~492个月)比45个月(3~24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4,Z=-2.770;P=0.018、0.006)。消化道狭窄组病变累及回肠患者比例低于无消化道狭窄组[69.4%(50/72)比86.0%(43/50)],重度患者比例高于无消化道狭窄组[15.3%(11/72)比4.0%(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63、3.942,P=0.035、0.047)。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药物使用情况、肠外表现、药物治疗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病程是CD患者发生消化道狭窄的危险因素(β=0.028,OR=1.028,95%CI 1.000~1.056,P=0.046;β=0.008,OR=1.008,95%CI 1.002~1.015,P=0.013)。进一步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40岁、病程&5年的CD患者消化道狭窄发生率分别高于发病年龄≤40岁、病程≤5年的患者[分别为76.3%(29/38)比51.2%(43/84)、68.4%(39/57)比50.8%(33/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3.072,95%CI 1.298~7.272,P=0.009;OR=2.101,95%CI 1.002~4.406,P=0.048)。72例发生消化道狭窄的CD患者中,15例(20.8%)予内科药物和营养治疗,均未行内镜下和外科手术治疗。52例(72.2%)行外科手术治疗,6例(11.5%)行2次手术,2次手术中位间隔时间(范围)为46个月(1~204个月),8例(15.4%)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21例(29.2%)患者予内镜下扩张治疗,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期5例(23.8%)再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发病年龄&40岁、病程&5年是CD患者发生消化道狭窄的危险因素。个体化内科治疗是CD相关消化道狭窄治疗的基础,外科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内镜下治疗安全性较高,可一定程度延缓或避免外科手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